查看原文
其他

GDP首次突破100万亿,6亿人却月入1000:为什么我国这么富,我们却这么穷?

你的毯叔 毯叔盘钱 2021-01-20

身为一个金融民工,我天然对各种政府政策报告保持敏感。

比如今天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出的最新GDP数据,我就认真研读了半天。

在这份报告中,最显眼的数据无疑是这个:

2020年,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人民币,全年达到1015986亿元,比上年增长2.3%。中国预计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。

图源:中国政府网、国务院客户端

100万亿?这是什么量级?

也难怪这事迅速上了微博热搜,下面的网友们都激动不已,纷纷感慨:“哥,咱家有钱了!”

不过,再仔细看,也有不少网友的评论是这样的:

“100万亿,平均到14亿人身上,人均就是一万美金,可为啥我还没有呢?”
“不对啊?总理不是说6亿人月入1000吗?咱们已经这么富了?”
”国家有100万亿,我怎么还这么穷呢?这GDP再高又有什么用?“
……

所以,中国GDP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,却还有6亿人月入1000元,为什么GDP显示国家这么有钱了,普通人却还感觉这么穷?

今天,我就想给大家盘盘这个问题。




盘之前,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概念。

GDP到底是干嘛的?看官方定义,全称是国内生产总值,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(或地区)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。

从定义可以看出来,GDP首先是国家层面的事情。

有些网友说GDP再高也没用,明显是不对的,你可以看看老挝柬埔寨的现状,天天被越南欺负。GDP低,军事就没法发展,航母、航空武器这些就不要想了。


而且,GDP对各国的国际博弈如谈判和条约政策的背后考量也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举个例子,大家都知道,瑞士这个国家很富吧,人均收入很高,但国际话语权却还不如印度。

为什么?因为印度是G20成员国,二十国集团的GDP约占世界的90%。G20让瑞士让出部分金融主权,瑞士也不得不听。

总的来说,一个国家的GDP越高,它的国际话语权就越大。

这就像一个村子的两个家族,A家族人比较少,平均每个人都比较富;B家族人比较多,虽然平均起来每个人没有A家族那么富,但是加起来财富总值比A多3倍。

很明显,B家族在村子里会更有权势,做决策时也更有发言权,这就是GDP最大的作用。




为什么GDP显示我们国家这么有钱,普通人却感觉收入这么少?

这里面,主要有三大因素的影响。

第一,两个数值统计的维度不一样。

GDP用人话说,就是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内创造出的价值总值,人均GDP就是人均创造的总财富,这些财富分配到每个人手上的部分是人均收入。

其中,扣税扣费后实际到手的收入才叫做人均可支配收入。

所以,从数值上看,人均GDP肯定是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。


我来举个例子,B家族是生产冰箱的,家族里300个工人一个月共创造了3000万的价值。除去原料加工、水电损耗、扣税扣费等等,工人们一个月工资到手1万块。

这3000万就是GDP,300个工人人均GDP10万,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则是1万。

总体上,两者是正比关系,也就是说人均GDP越高,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越多。




第二个原因,是因为人群统计有差异。

有不少朋友会觉得,现在很多统计数据都是“自相矛盾”的。

比如,国家统计局发布过一份数据:2019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然而总理却说,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1000元,跟这个数值差的有点大啊。

别急,我们先来看看,“6亿人”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。

同样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:根据2019年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,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,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,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,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,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。

按月均1000元算,基本上包括全部低收入组,这部分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615元,远低于1000元。

而在中间偏下收入组中,家庭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徘徊在1000元左右。

再来看人数,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占全部户数的40%。

所以你就明白了,总理谈的6亿人,基本上就是是收入排行靠后的40%,接近6亿人。

 
这6亿人中,也包含了婴儿、老人、学生等无劳动能力者。

举个例子,你家有5个人,主要劳动力就是你和你媳妇,加起来月收入5000,平均到两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身上,也就是1000元了。

这6亿人,很大部分是被平均的那个。




再来看第三个原因。

其实,从第二点中的“居民收入分组”来看,我们已经发现了,现在中国的财富分配很不均衡。

我们知道有一个数据叫基尼系数,如果基尼系数低于0.2,代表居民收入绝对平均;基尼系数0.2-0.3,收入比较平均;基尼系数0.3-0.4,收入相对合理;基尼系数0.4-0.5,收入差距较大;基尼系数0.5以上,收入差距悬殊。

那么,中国的基尼系数是多少?

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,2018年的数据是0.468,属于“收入差距较大”的范畴。
           
另外一个数据,根据《世界概况》(World Factbook)的调查,美国的基尼系数为0.45,在全球贫富差距中排名41,中国是多少?0.465,排名第31位,比美国还要高。

反正,不管有没有美国高,可以肯定的是,中国的贫富差距确实不低了。

还有,在招商银行发布的《2019年度报告》中,详细列出了零售客户的资产额度,其中约2%的客户拥有80%的财富。
     
以往我们总说28定律,20%的人掌握社会上80%的财富,现在看来,这个定律可以改名叫2/80定律了。

也许有人会说,这只是一家银行的数据,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财富状况。

但是,招行这次的样本较大,统计了超过1.44亿人,哪怕“鸡蛋没有放在同一个篮子中”,招行仍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大篮子,其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

当然,以上都是冷冰冰的数字,我们身边也不乏让人感受到贫富差距的事儿。


就拿最近风头正劲的小米集团来说,共有超过7000名员工持有股票或期权,传言有5500名员工人均千万,和普通人的收入差距一大截。

不过,就算在小米内部,也有“分配差距”,高管的股份和员工差距更是天差地别。

所以,小米高管和你之间的差距,咱就更不用说了。




当然,国家也有注意到贫富差距这件事。

除了近年来常提到的供给侧改革,还有一个,就是需求侧改革。

需求侧说白了,就是让老百姓多渠道增收,创造老百姓增收的渠道,让后富(6个亿)被带动,充分挖掘后富的增收潜力,达到共同富裕。


这里就包括一些手段,比如二次分配,就是让高收入的那一部分富人多征点税,然后,拿到的钱去补贴6亿不富裕的人,或者给6亿不富裕的人提供信息,提供就业等。

像总理去年提到的放开地摊经济,让14亿大众能有权利小本经营,增加小微商的城市生态,同时带动亿万人就业和增收,长期来说,都会改变不少穷人的命运。




说了这么多,其实我就是想说:

2020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人民币是真的,6亿人月收入1000元也是真的。

我们的国家强大是真的,发展不均衡也是真的。

得承认,这就是目前中国的现实,我们并不陌生的现实:

一边是千万豪宅数千人摇号抢筹,一边是6亿人收入1000艰难度日。

魔幻么?确实很魔幻。


和你们说个我身边的真事儿,我在老家的邻居,一家两口亲兄弟。

大哥当年成绩不错,家里也支持,顺利考上了广东的大学,毕业后入职腾讯,赶上了腾讯快速发展期,现在也坐到了某部门负责人的位置,年薪百万,手头还有大把股票,十年前,深圳房价不高,他靠自己付了首付购置了了房产,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,全都踩对了方向,虽然还不能说财富自由,但至少也是中产以上了。

而二弟呢,年轻时没考上大学,也一直没学习什么技能,在老家只能承包点地搞农业,虽说不至于赚不到钱,但现在两个孩子上学,也需要靠兄弟扶持才能继续。

两个亲兄弟,过了几十年,财富,地位,影响力,可以说是天差地别。

你也可以把现在的中国,理解为这两个人,或者说两个社群。

A社群过得是发达国家的生活,资产过千万,主要集中在沿海以及中东部省会等大城市。

B社群则在三四线乡镇,收入支出勉强相等,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苦日子。

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?

这么说吧,回看这些年,中国这14亿人就像在跑马拉松。

比赛刚开始的时候,所有参赛人员都在同一起点出发,随着比赛进行,参赛队伍出现分化,有人在领跑,有人在中间跟跑,有人则慢慢掉队了。

电视台的直播画面,总会更多关注领头的队伍,留给中间队伍的镜头少很多,末尾队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
就好像现在,网络上总是“人均985,各个年薪百万”,可事实上,真的是这样吗?

你有没有想过,长久以来,我们所获取到的信息都是局限且片面的,我们的镜头总是留给了前排的队伍。

如果说100万亿GDP是这场马拉松的终点线,我总在想,在到达终点欢呼的同时,我们也千万别忘了队伍后面,那慢慢地吃力地奔跑的6亿人。

全文完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。
微信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,如果你还想看到我的文章,请一定给本文“点赞”、“在看”、“分享” 三连,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微信里。认识这么久,我可不想丢掉你。

你也许还想看:

42%毕业生考公?那些年扎堆进金融圈的人,现正扎堆挺进体制内

借钱加杠杆才能暴富?扯淡!30岁前千万不要成为负债者

如何“杀死”一个金融人?

想和毯叔近距离接触,一起聊天谈钱
加入【毯叔读者董事会】
请添加微信:guanzhang3
添加时请备注“读者”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